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省情 > 江西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村官带领村民建移民新村发展养殖富民产业--中国国情
2011-04-21

  在永新县行政区划地图上,高桥楼镇白堡村本来是被禾水河隔绝,三面被大山围困的闭塞山坳,而如今,该村已搬迁到交通方便的圳永公路旁。近日,笔者走进新村看到:一幢幢崭新楼房拔地而起,水泥路通到农民家门口;家家户户通电、通水、通有线电视和宽带网。谈起变更,村民们纷纭赞不绝口:这多亏我们的女大学生村支部书记尹鸿兰呀!

  2007年,21岁的尹鸿兰从东华理工大学毕业后,通过报考被提拔到大学生村官队伍中。后经她自动请缨,到了最偏远的白堡村当村委主任助理。

  报到时尹鸿兰乘上一趟班车,又坐上一条小船,还要走上3公里的山路,才抵达萝卜头村小组。只见各家各户的茅棚、土屋依山搭建而居,迎面而来的是村民们庞杂的眼光,既惊奇又疑惑。有的村民以为这个黄毛丫头干不出什么大事,连个别村干部也以为她是个包袱,只会增长麻烦。她倍感委屈悄悄落泪,但她还是鼓起勇气自勉:“我是一名大学生,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来的目标就是辅助群众走出山沟,转变贫困!”

  当初的白堡村可以用一个穷字来概括,村民仅靠种田勉强保持生计。面对艰苦,尹鸿兰没有退缩,决定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率领党员群众建一个移民新村,发展一项富民产业。

  穷山沟里的白堡村民,连吃饭都成问题,搬迁一个村,家家户户建新房谈何容易。尹鸿兰于是奔走于扶贫办、发改委、民政局等部门,申请国家移民搬迁项目。工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白堡村被纳入移民迁建项目中,作为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步伐工作试点,以整村推动项目、以工代赈移民安顿项目为载体,除可享受移民补贴,还有更为优惠、更为灵巧的补贴政策,使搬迁群众有较好的条件安家落户。

  但是,移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自筹资金难度大,建房资金缺口更大。一些要好的朋友都劝尹鸿兰放弃,她掷地有声:“率领群众搬迁到交通方便的地方,再苦再累也要完成这项造福于民的善事。”白天她在移民工地上指挥调和施工,晚上一家家上门做工作,深夜才拖着疲乏的身躯回家。她还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积极向县乡有关部门“化缘”,向社会争夺捐款;对确切无力负担的艰苦户,她甚至自己拿出工资垫上。

  白堡村的群众敏捷掀起移村建新房的热潮,那时,正逢村委换届选举,尹鸿兰被全票推荐为村支部书记,这使她更加放开手脚,大展宏图。随着群众的移民迁建积极性越来越高,起初反对的老人们也加入到迁建队伍中,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忙迁建。不到3年,一排排农家小“洋楼”扮靓新村。

  如今,白堡移民新村不仅村美,村民收入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全村新增造林面积8210亩,水面养殖800亩,蜜蜂养殖达1000箱,年出栏肉牛2000余头、黑山羊1600余头,户均年收入达9000元,村民走上了充裕路。

  刘志宏

(编辑:SN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