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省情 > 内蒙古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内蒙古自治区全面规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中国国情手册
2011-04-03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5日电(记者邹简朴)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办公室日前制订出台《内蒙古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制度(试行)》,以全面规范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

  这项报告制度规定,Ⅰ级、Ⅱ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和所在地人民政府要在1小时内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事发地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要在事发后2小时之内报告自治区人民政府。在紧迫情形下,事发地旗县(市、区)人民政府的首次报告,可以在向所在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报告的同时,直接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告。自治区人民政府接到报告后要敏捷向国务院报告,最迟不得超过事发后的4小时。同时,将情形及时通报可能受影响的相干地区。如果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级别一时难以肯定,可依照事件发展趋势的最高级别上报,由上一级政府酌情研判,但不得不报。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变为重特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按Ⅰ级、Ⅱ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的时限执行。

  内蒙古有关部门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拓宽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渠道,充足施展新闻媒体的优势和作用,要注意从互联网中获取有关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热门问题的信息,对其中反应的重要情形要及时核实,并视情形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要结合实际,采用树立开放的信息报告平台等多种方法,接收公众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为社会各方面的应急信息报告发明必要条件,所获信息经核实后视情形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各地、各部门还要结合实际,在企业、社区、农村、学校等基层单位设立应急信息报告员,明确职责,树立畅通的联络方法。要树立健全风险隐患报告鼓励机制,对报告有价值或产生实际效果的应急信息的,给予恰当嘉奖。

  内蒙古有关部门强调,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中涌现的违法违规违纪问题要根据其性质和严重程度,追究有关人员的义务。对迟报、漏报以及报告质量特殊差的,要在必定范围内进行通报批驳,造成严重后果的要给予相干领导和直接义务人相应的纪律处罚;对有意瞒报、谎报的,要作为突发公共事件调查处置的一项重要内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义务,触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