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省情 > 四川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动物专家称市民救助野生动物存在6大误区(组图)--中国国情网
2011-07-05

动物专家称市民救助野生动物存在6大误区(组图)--中国国情网
成都市野活泼物救护中心救助的猴子

动物专家称市民救助野生动物存在6大误区(组图)--中国国情网
被救助的娃娃鱼还在隔离中。

  据了解,平均每年有20多只野活泼物被送到成都动物园。

  据成都市动物园动管部部长赵波说,2006年11月,成都动物园正式挂牌“成都市野活泼物救护中心”(以下简称救护中心),两个牌子,一个单位。救护中心每年要责任救护各种野活泼物150~200只,其中,2/3是群众供给的线索,百分之十几的被救护动物(20多只)是市民送来的,孔雀、蜥蜴、猴子等都有。市民送来的动物主要有几类:自己曾经养的,因为各种原因现在不想再养了;看到有人贩卖,认为可怜买回来的;偶然碰到或是动物闯到了自己家中。

  动物园动管部部长赵波,兼任救护中心动管部部长。赵波说,群众对野活泼物保护的热忱令他们激动,但是,由于缺少野活泼物保护知识,大家经常有一些认识误区,这对动物保护是不利的。因此,要控制科学的送养、救助办法,盲目标办法可能适得其反。

  误区一:只要是动物就想送到救护中心

  救护中心经常接到这样的来电,“这里发现了流落狗,看起来很可怜,能不能过来救助它?”“我们小区有几只猫每天叫,实在太吵了,能不能把它们带走?”“这只狗我养了好久,现在不便利养了,能不能送给你们?”……

  赵波说,野活泼物救护中心,主要救护野活泼物,一般不接受家禽、家畜或猫狗等宠物。而且,猫狗身上可能携带病菌,对园内其他动物形成交叉沾染。他建议,遇到上述情形,最好联系相干的小动物保护机构。

  误区二:把动物养起来就是保护它

  救护中心经常接到电话,市民称自己发现了比较稀奇的动物,愿望他们派人带回去好好养,甚至有市民自己抓了送到救护中心。

  赵波说,由于城市环境变好了,有些之前只能在野外见到的动物,现在城市里也能看到了,人们不必大惊小怪。而且,救护中心救护的,是有严重的外伤或疾病、没有野外生存才能的动物,一般的小伤,野活泼物都能自己处理。对它们来说,最好的生存环境就是野外。

  误区三:发现小动物没有父母照料,先把它救回来

  这种情形在郊县比较常见。人们发现了一些暂时没有父母照料的动物幼仔,很担忧它们的安全,于是先带回家里。

  赵波说,幼仔的父母可能是暂时分开,或者一时失散。动物对气息非常敏感,如果被父母发现幼仔有异味,可能会吃掉它们,或者真的抛弃。而进行人工养殖的存活率是很低的。正确的做法是,不要动它们,通知林业部门或救护机构,他们会找专家断定是否须要救护,如何救护。

  误区四:先把动物掌握起来

  有市民发现动物受伤或者无法忍耐一些动物的扰民行为,先把动物掌握起来,再联系救护中心或直接送过来。

  赵波称,动物都有应激反响,在人们抓它的进程中,它会到处冲撞,受伤更严重。而救护中心会使用麻醉枪,这对动物的损害是最小的。

  误区五:发现贩卖野活泼物,先把动物买回来

  赵波称,有这样行为的群众,是很让人钦佩的,但是并不值得倡导。因为,这相当于变相助长了野活泼物贩卖者的行为。应当拨打110或通知野活泼物保护机构。

  误区六:把宠物误以为野活泼物

  赵波讲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曾接过不少市民的电话,称在市场上看到有人卖娃娃鱼(学名大鲵,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活泼物),他们派人过去一看,发现卖的是蝾螈,不少人买来当宠物养,并不是须要保护的野活泼物。只是因为成都人俗称蝾螈为“娃娃鱼”,所以被误会了。

  成都商报记者 王梅 摄影记者 段韵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举 | 今日微博热门(编辑:SN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