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总结十一五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千帆竞发北部湾——来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报告--中国国情
2011-03-31

  新华网南宁11月21日电(新华社记者)一切变化,都源于这里的一片海——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把钦州港规划为“南方第二大港”;

  1968年3月22日,“海上胡志明小道”的始发港口防城港浮动码头开工建设;

  1984年,北海被国务院确定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

  2008年1月16日,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历经曲折的北部湾,最近几年,再次强势闯入人们的视野,并迅速成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动力、对接东盟的新引擎、对外开放的新翅膀。

  思谋发展良策的北部湾人,以开放创新精神,让这片饱受磨难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4.5公里长的大榄坪2号路填海而成。路的尽头,钦州港两个十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引人瞩目。今年前10个月,这个年轻码头的集装箱运量达17.5万个。

  钦州的海岸线520多公里,可以建成200多个1至30万吨的泊位。根据规划,2012年,钦州港的年吞吐能力将达1亿吨。

  “‘十二五’规划,我们提出将钦州建设成为国际区域性航运物流、产业合作、市场交易三个枢纽和宜居宜商滨海新城……”面对未来,42岁的市委书记张晓钦信心满怀。

  但谁又能想到,两年前,这里还是汪洋一片。顽强的北部湾人,创造了“一天造地40亩、一天海上修路600米、七天建一层楼”的“北部湾速度”。

  广西北部湾拥有海岸线1595公里。历史上,这里就是我国对外交通、贸易、交往要道。现实似乎总是严酷的。守着“一片海”,广西留给人们的印象只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地区。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良机终于到来。

  “必须紧紧抓住广西沿海的区位优势,广西经济发展的潜力在沿海、后劲在沿海、未来在沿海。”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说。

  涵盖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及玉林、崇左两市交通和物流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区等多个区域交会点,区位优势明显。

  2006年3月,一个后来被人们称为“湾办”的机构——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挂牌成立。“这个机构就是协调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等经济区内城市的协同发展。”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北部湾办”主任陈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