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行业 > 财经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刘二飞:国际投行有点“冤”--中国国情手册
2011-04-11

  文|本刊记者 王瀛

  3月,人民币连续走强,再创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新高。自去年底争辩的“热钱流入”话题,再度升级。近日,外管局发布《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首次对外解读热钱动向。根据这份报告,2010年热钱净流入有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

  但官方的数据似乎只是揭开冰山一角,因为报告中只是外管局从外汇储备增量中扣除进出口顺差、直接投资净流入、境外投资收益、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筹资调回等外汇账款未入账部分来测算,却疏忽了其他的构成途径,其中占比重较大的就是由香港过境的热钱。

  香港一直被视为热钱“过关”的桥头堡,随着近期人民币汇率连续走高以及央行再加息,大量的国际热钱早已经蛰伏于此。原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曾公开表现,仅去年香港热钱就超过千亿美元,而近期又有“十万亿热钱屯兵香港”的新闻一度喧嚣尘上。人们对于热钱涌入的担忧,从根源上讲,无论是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还是2008年的越南金融危机,热钱带给新兴市场国家的教训惨痛而深入。

  同样是在西方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贬值、国际市场资金涌入的情形下,千亿规模的绿钞热钱对于人民币,对于中国经济的冲击力有多强?华尔街的金融大鳄是否就是这一战局幕后的推手?《英才》记者专访美银美林集团中国区主席刘二飞,解读迷局。

  热钱袭港是“大鳄”布局?

  从香港政府公布的1月通胀数据来看,香港1月通胀率,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升至3.6%,这是自1997年以来香港最高的通胀水平。同时,港府预计的全年通胀率将达到4.5%。事实上,香港股市和楼市也从去年下半年开端连续走高。

  热钱从国际金融市场流向套利的金融或资产市场,短期的逐利性决定了其不会进入实体经济,会转而在证券市场与资本市场中埋伏。虽然中国大陆对热钱的进入有严厉的限制与监管措施,但香港作为自由贸易的经济体,无法进行资本管制与流入中国内地的渠道,这势必使其成为热钱狙击的前沿阵地。

  “香港通胀确定是存在的,但热钱真正的意图是想进入中国内地,并不是对香港股市有预期,也并不是要炒港币。”刘二飞向《英才》记者表现,囤港的热钱数量,其对应的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一旦热钱流入中国内地,其宏大的规模会不会形成影响甚至于威逼中国经济的力气?在刘二飞看来,这种可能性存在的前提本身就很微弱,“热钱借香港进入中国虽然也有一些非法渠道与监管破绽可循,但是流入的总量非常小,并且中国对境外热钱本身也有严厉的管控措施。因此,不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更不会影响到国内的货币政策。”

  刘二飞以为,香港经济受中国内地影响,是大陆相干经济,但是港币却和美元挂钩,当大陆高通货膨胀率时,货币政策从紧加息,港币却随美元利率降低并且贬值,最后的结果就是香港从中国内地进口的东西都很贵,本身也面临着很高的通货膨胀的威逼。“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港币应当逐步实现与人民币挂钩,这样就可以克制香港这种通胀问题。”

  但是,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大鳄开端加速在香港的扩大似乎引起了很多剖析人士的忧虑。

  早在去年底媒体报6500亿美元热钱进驻香港时,这其中就有携90亿美元身家卷土重来的资本大鳄索罗斯,其在香港设立的对冲基金公司正式开业。

  而今年2月底,美国高盛集团自营交易的全球主管施家文在香港设立一家对冲基金,在香港树立分支机构,目前已取得牌照,基金将于今年二季度开业。规模可能达10亿—15亿美元(约78亿—117亿港元),将是金融海啸以来最大规模的新成立对冲基金,也是亚太区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

  除此之外,一些大型对冲基金公司,如维京全球投资者、Maverick Capital等纷纭扩充亚洲业务,香港则无疑是他们的首选之地。

  对冲基金往往因能带动百亿甚至千亿规模的国际游资进行投机交易而看成是热钱的主要力气,数据显示,仅2010年前9个月香港证监会接到对冲基金申请牌照数目已与2009年总和相当,达307家。

  那么,外资金融机构是否为热钱真正的幕后推手?

  “人民币升值有预期,用外汇投进来,人民币升值后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是好事,但这个问题不能孤立来看。投资分两个概念,一个是产业投资,一个是市场投资。如果是产业投资,即使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形下出口型外向经济的企业会受到影响,但斟酌到其产业增值的因素依然会投。”

  在刘二飞看来,这是由于外资金融机构的投资性质与策略所决定,并不会由于短期的资产增值为套利而偏离,相反会挑选在人民币升值进程中对其利润有所影响的企业在低位时进入,这不失为一种更有效的投资方法。

  华尔街诡计论不成立?

  从金融危机到能源大批商品价格的大幅涨跌,国际游资在其中都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也因此,近年外资金融机构利用大规模游资借唱多做空等手腕在新兴市场国家获利、金融诡计的言论也开端为人所争辩。

  对于在高盛、摩根士丹利、所罗门兄弟等华尔街著名投行工作过的刘二飞在接收《英才》记者专访时表现:“利用金融手腕把持市场与经济下行抄底市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违法行为,而后者是市场运行的自然规律。”

  这种规律,被刘二飞比方成资本界的一种弱肉强食:每个个体的D N A决定其在这条生物链上所扮演的角色。有的人负责“吃”,而有的人就是负责“炒”,比如对冲基金,但这并不代表不符合监管与市场正常的运作规律。

  “投资商业银行的核心目标就是赚钱,投资银行或者是商业实体,他们的目的就是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就是赚钱最多,抄底并不代表投机。”对于大部分人都将金融危机归罪于华尔街投行,刘二飞显然以为国际投行有点“冤”。

  “以一个不懂金融的人来看,金融危机是华尔街发明了一些大规模的金融杀伤兵器,不当心引爆了,把全部经济带入危急,很多勤勤奋恳的人失业了,华尔街只经历了一年低谷,那些人又开端赚钱了,奖金比以前还多。他们很不清楚。”

  从另一方面看,美国老百姓买房子可以零首付还贷款,房价上涨还不起房贷时可以把房子卖掉获利,等房产不增值卖不出去又还不起贷款,就相当于债券从根上烂掉了。后来有国会,让买不起房子的人贷款给他买房子,泡沫越来越高,终于破了。最终舆论将始作俑者变成了华尔街,却不想在这一条“生态”链上,老百姓、政府与华尔街是扮演者同等分量的角色。

  “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以为是监管不到位,开端金融整理。现在很多华尔街投行去上海、香港,在亚洲很多新兴市场国家落脚,但是美国却因此而很紧张意识到了严重性,因为这代表着国际金融中心的转移,会危及他的位置。”刘二飞说。